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工业4.0,如何考验制造企业工时管理

来源:本站   时间:2017-06-25
        工业4.0是德国政府提出的一个高科技战略计划。该项目由德国联邦教育局及研究部和联邦经济技术部联合资助,投资预计达2亿欧元。旨在提升制造业的智能化水平,建立具有适应性、资源效率及人因工程学的智慧工厂,在商业流程及价值流程中整合客户及商业伙伴。其技术基础是网络实体系统及物联网。
 
        德国所谓的工业4.0(Industry4.0)是指利用物联网技术(Cyber—PhysicalSystem简称CPS)将生产中的供应,制造,销售信息数据化、智慧化,最后达到快速,有效,个人化的产品供应。
 
        工业4.0前景如此辉煌,我们的制造企业如何能跨入工业4.0时代呢?先哲曾说过“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接下来,我们先了解一下历次工业革命浪潮。
 
        【回顾:历次工业革命带来企业工时定额管理的变化】
 
        回顾历次工业革命,由于生产工具、生产模式的革新所带来的企业管理观念和方式的变化是不可忽视的。
 

 
        第一次工业革命是指18世纪从英国发起的技术革命是技术发展史上的一次巨大革命,它开创了以机器代替手工劳动的时代。这不仅是一次技术改革,更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第一次工业革命是以工作机的诞生开始的,以蒸汽机作为动力机被广泛使用为标志的。这一次技术革命和与之相关的社会关系的变革,被称为第一次工业革命或者产业革命。第一次工业革命使工厂制代替了手工工场,用机器代替了手工劳动;从社会关系来说,工业革命使依附于落后生产方式的自耕农阶级消失了,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形成和壮大起来。第一次工业革命大大密切加强了世界各地之间的联系,改变了世界的面貌,最终确立了资产阶级对世界的统治地位,率先完成了工业革命的英国,很快成为世界霸主。
 
        第一次工业革命期间,资本家视机器重于人的现象普遍存在,促使以欧文为代表的实业家开始重视员工与组织环境的关系,提出了人性化管理的主张,并创造了分层级管理、内部公开的员工考核;在通过技术升级提升机器生产效率的同时,人的操作对生产效率的影响也逐渐引起重视,催生了泰勒等人对工人作业程序、工序科学化的研究,组织开始采用工时定额、计件工资等现代企业仍在使用的企业管理方式。
 
        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电力的广泛应用、交通工具的革新以及通信技术的产生,推动了企业组织规模的快速扩大和企业生产力的极大提高。企业家开始重视员工的心理需求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对生产效率的影响。人因工程学、行为学、心理学等学科的发展对企业管理的演进产生了重大影响,人才测评和选用、工作分析设计、绩效考核以及薪酬激励工具和方法在这一阶段得以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
 
        第三次工业革命期间,航天技术、原子能、合成材料、计算机、激光、数控技术的出现,生产力进一步提升。公司之间的竞争中心逐渐从规模、效益转向科学技术和人才培养。
 
        【解析:进入工业4.0时代,制造企业工时管理将面对哪些难题】
 
        2013年汉诺威工业博览会上,德国政府正式提出“工业4.0”战略,该战略被认为是德国发起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战略规划。其核心在于依托网络、数据, 借助分析与挖掘网络—信息物理融合系统(CPS)技术,通过“智能工厂”与“智能生产”技术,实现生产和产品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市场应变能力的提升、生产制造的信息化与自动化,以满足现代生产制造多品种小批量的生产特征和企业不断提高的生产效率需求。
 
        2014年6月,我国工信部开始着手编制《中国制造2025规划》,意在用20年时间赶超德、日从工业大国成为工业强国。这一规划的启动很大程度上受 到德国“工业4.0”战略的影响和启发。无论是德国的“工业4.0”、美国的“再工业化”,还是我国的“两化融合”,其根本目的都在于通过融合信息化与工业化以占领产业高地。
 
        这一波产业融合的浪潮如此汹涌澎湃,它对我们机械制造企业工时管理会带来哪些影响呢?总体而言,可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1、个性化的产品需求量增大,要求企业生产线更加柔性,多技能员工才能胜任复杂的岗位要求。产品报价速度要求更快,在线及时报价成为行业主流报价模式。
        2、创新性技术更迭速度惊人,知识经验和专业能力的作用将更为凸显。在“工业4.0”时代,为满足生产技术和模式的不断升级,人才队伍将面临知识和能力的快速更迭,而在大部分生产制造企业,知识管理的方式仍较为落后。因此,生产制造企业亟待建立和完善知识、专业地图,建立与之配套的系统化的培训管理体系;并改变传统的对知识和能力的“目录式”管理模式,完善配套的评估和认证机制;强化对人才知识、经验传播与沉淀的考核。
        3、企业对业务知识沉淀、开发利用的管理要求将进一步提升,以此面对内外人才流动速率加快带来的负面影响。因此企业需要加快建立和完善工时定额标准体系,并建立与之配套的管理体系,完善工时定额标准的评估和认证机制;强化对工时定额标准知识沉淀的考核。
        4、企业对日常基础管理性质的管理岗位进一步压缩,扁平化企业更具备市场竞争能力。因此打通工时与其它应用环节之间的通道,为管理者创建方便、快捷、准确使用工时定额标准和产品工时的工作环境。在制造环节、在报价环节、在采购环节、在财务核算环节,产品工时参与了复杂的运算和统计,创造方便快捷的应用环境将大大降低企业对管理岗位的要求。
        5、企业在生产现场进一步压缩非创造性工作岗位和人员,因此对企业建立CPS(Cyber-Physical Systems)智能工时采集环境提出要求,通过智能化的工时数据采集设备,实时动态的采集现场工时数据,评审企业工时定额标准体系,提升建立工时定额标准工作效率。
 
        【结语】
 
        总之,历次工业革命都为企业管理带来了深远的影响。面向“工业4.0”时代,我国生产制造企业如何迎接产业升级浪潮,如何提升企业管理直面市场的个性化、及时化、透明化需求都是值得每一位市场参与者、企业管理者思考的命题。面对变化,敬信软件将始终如一为用户创造价值,帮助用户提升工时领域和制造过程的管理水平,降低管理过程中的浪费,提升企业竞争能力。